中國時報上海報道 曾幾何時,香港保單對待內地住戶而言,是一塊投資“香饽饽”,從2012年此後,內地投保人通過各類合法的、作歹的渠道置備香港地域保障公司分紅産物周圍高達數千億港元,而今當本錢項下百姓幣“進出”照舊被表管局牢牢捏緊竹籬的時辰,內地投保人思要把香港分紅險保單變現,卻變得窮苦重重。
2016年10月,中國銀聯宣告《境表保障類商戶受理境內銀聯卡合規指引》,禁止通過銀聯通道繳付擁有投資分紅性子的香港保單。
“以前是置備香港保單資金出去難,現正在則是資金回流難。”某表資壽險公司營業總監李芳(假名)12月7日也對本報記者展現。
本報記者領會到,就正在不久前有網友發帖稱,正在香港某公司置備的保障産物,因急需用錢退保,之後保障公司將退保的保障款彙入境內某銀行,被原途退回,香港保單的提前變現故障成爲業界合切的中央。
正在李芳看來,她的客戶趙某只是其身邊浩瀚買過香港保單的客戶之一,他們不只煩惱香港保單繳費難的題目,理賠和合規性題目目前都成爲了他們的心頭隱患。並且因爲彙率上風不再,香港的分紅險保單仍然不再是內地投保人青睐的保障。
記者也領會到,就正在上述網友香港保單退保不可惹起平凡合切的時辰,表管局做出回應稱,遵循現行表彙計謀原則,境內住戶片面到境表旅遊、商務舉止以及留學等,置備人身保障(矯健保障和不料危害保障),屬于供職交易類營業,兩性健康正在表彙料理的計謀框架下是承諾和聲援的;對待住戶片面到境表置備人壽保障和投資返還分紅類保障,屬于金融和本錢項下營業,遵循《片面表彙料理主意》(中國百姓銀行令〔2006〕第3號)和《國度表彙料理局合于印發片面表彙料理主意施行細則的告訴》(彙發〔2007〕1號)等現行片面表彙料理計謀原則,尚未綻放。
“當時這麽大筆的保費繳納也是費了良多周折,緊要是錢出不去,只可通過其他渠道了。不過前年的一天,趙某遽然創造銀行卡被凍結,內裏有400多萬的現金、300萬的理財富物和200萬國債、債券等。只由于他的這張卡曾與一個地下銀號有過資金往還,而這個地下銀號失事了,通盤跟這個地下銀號相合的,通盤走過的賬號通盤被凍結,至今仍然兩年多了還沒解凍。害怕要解凍也是遙遙無期。”李芳告訴本報記者。
值得合切的是,正在2016年4月,原中國保監會就多次宣告《合于內地住戶赴港置備保障的危機提示》,離別從公法、表彙、收益、退保、的確條目等五方面作出提示。其一內地住戶投保香港保單,需親赴香港投保並訂立相幹保障合同。如正在境內投保香港保單,則屬于作歹的“地下保單”,既不受內地公法愛惜,也不受香港公法愛惜;第二內地住戶投保香港保障實用香港地域公法,若是爆發纏繞,投保人需根據香港地域的公法實行維權訴訟;第三彙率危機需自擔,保單收益存正在不確定性。
2016年12月,央行宣告《金融機構大額營業和可疑營業陳訴料理主意》實行更莊重的表彙管造。每人每年5萬美元的換彙額度沒有低浸,不過主意施行後,每人每天只可換等額5萬百姓幣的美元和其他表幣,若是跨境彙款1萬美元及等值表幣也都必要上報。
“由于愚昧而犯下差池還可能被包容,不過明明白計謀早仍然下了禁令仍選取作歹將資金轉出去,方今難取現就不值得憐惜。並且涉及到香港分紅保單中,實在有相當比例的資金涉嫌到洗錢動作,這一點金融羁系部分口角常清晰的。”12月6日,上海一家大型壽險公司産物部賣力人給與采訪時指出。
“境表的保障類營業日常不行提取資金,惟有正在旅遊等情況下的不料險、醫療險爆發賠付是可能的。目前國有大行都不行做相幹營業。”12月7日,中國銀行相幹客服職員正在給與電話斟酌時稱。香港保障支票兌付是不承諾的,單據營業需沒有保障字樣的光票。
李芳向記者舉了一個比來爆發正在上海確鑿鑿案例稱,其有個客戶趙某曾正在香港買了良多保障,年繳的保費近百萬,伉俪倆買了3000萬保額的壽險保單、500萬保額的重疾保單;孩子也買了300萬保額的重疾險、畢生壽險,還給孩子買了極少理財險。
就正在同日,記者也致電幾大國有銀行客服部分,其均展現遵循相幹規則,境表保障(除旅遊不料險等少數情況表)相幹資金均不行通過支票兌付、電彙等任何格式正在銀行提現。
“我的香港保單是五年前買的,分三年繳,每年繳100萬港元,2016年繳完,現正在我思要保單質押貸款,看到有報道說有其他投保人沒主意退保,也斟酌了銀行無法操作。不過我急必要錢,是以很憂慮,或者惟有通過其他渠道變現。”12月5日,上海一位私營企業宗旨明(假名)對《中國時報》記者展現。
11月30日,香港保障業羁系局頒發2018年前三季度香港保障業且則統計數字,毛保費總額爲3883億港元,與2017年同期對比,上升6.9%。個中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341億港元,占片面營業總新造保單保費的28.3%。而正在客歲同期,香港保監局披露的《2017年首三季香港保障業的商場展現》來看,內地訪客新造保單保費錄得的101.06億港元,同比2016年188.91億港元,低浸46.5%,薄荷陽痿2018年第三季度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也惟有119億港元。